百年前,一場自我覺醒的運動: 「找回台灣的身份、價值與尊嚴, 提升精神文化、參與貢獻世界。」 前輩為我們點起台灣精神心靈的燈火, 嚮往自由、追求大眾之幸福的心智沒有改變, 讓我們繼續守護台灣的燈火,創造下一個精彩百年。
「透過簡明流暢的線條描繪、鮮明簡潔的圖像、感性動人的文句,呈現文化協會活動的精髓,以及文化先覺者的精神內涵。」
「組成文協的不是一、兩個人而是一群人,這篇作品有別於其他創作者集中於一兩位文協成員,而是以整個文協作為對話的對象,不僅說明了文協成員「重大我更勝小我」的精神,還能連結當代,符合影片名稱「傳承」的意義,惟歷史用詞上不甚精確,如蔣渭水等人應稱「醫師」而非「醫生」,此處讀者須留意。」
「文案具意義,解釋臺灣文化協會的時代背景,也充分展現了作者的個人心得。動畫簡單清楚,具說明性。背景音樂動聽但略嫌大聲。」
「影像製作有專業水準,不論在內容、旁白、音樂及美術設計都有獨特設計,能充分展現出文協百年的精神。」
「內容充實、畫面生動有趣、製作用心。」
哈囉!我們是「台女講台 Tâi-lí Káng-tâi」 一個以華語和台語雙語進行的 Podcast 節目 文協百年,兩位愛講台灣話、愛聊台灣事的台女 也想和大家共同慶祝、作伙分享 透過這支影片,和大家聊聊我們心中的文協偶像: 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以及台灣羅馬白話字的推手「蔡培火」 歡迎收聽我們的節目 一起聊聊更多台灣事 →→ https://s.tenmax.io/3EzTx
「以年輕人時髦流行的播客形式,台灣青年說臺灣的故事,閩南語、華語雙聲帶,無扞格的融合,介紹心目中文協偶像具代表性事蹟。」
「以臺華語雙聲帶來介紹賴和與蔡培火兩位文協成員,述及賴和的人道關懷與蔡培火對推動臺語羅馬字鍥而不捨的努力。內容雖然輕鬆卻不失穩重,影片標榜「用臺灣的話,說臺灣的事」也符合文協的精神。」
「賴和與蔡培火是文化協會的重要成員,兩人通多種語言,經常以殖民地抵抗為題材,替弱勢發聲。本影片以臺華雙語對話的方式呈現,內容深入淺出並符合題旨,值得推薦。」
「掌握的當代透過播客平台方式傳遞訊息的特色,以台語及華語對談的放式進行,既輕鬆自然又有內容,台語聲調之美好令人印象深刻。」
「以直播主型式對談文協百年的感想,台風穩健、生動自然、言之有物。」
特地到台南的臺灣文學館看了「百年情書」的展覽,像闖關一樣的,收集到文協前輩們的情書。2021年是文協成立的100週年,各處慎重地舉辦各式活動紀念那時代的「青年」,勇敢、熱情,追求自由、追求身為臺灣人的自覺,謝謝他們曾為了臺灣人努力,100年後的我收到情書了,現在換我寫信給他們了!
「鏡頭優美的帶入參觀國家文學館「百年情書」特展,神情怡然的道出觸發的感觸,以「百年情書」回致敬先覺者收尾,高超無縫的剪接技巧,顯示其製作精心。」
「影片設計和敘述風格唯美流暢,透過閱讀文協成員寫給臺灣的「情書」來認識文協,就像是一部「百年情書」特展的形象短片,但內容深度稍嫌不足。不過本館也策畫了多檔以文協為主題的特展或活動,作者若也能與本館的活動進行互動將會更好。」
「專業運鏡與剪接,以文化協會展覽參觀心得為題材,內容不落俗套,添加的動畫切題,但篇幅稍短。」
「影像拍攝技巧熟稔,透過文學館展示的最新主題,帶領著觀看者來一趟文協百年情書展覽之旅,既有美感又有知識內容。」
「文案用詞抒情感人、畫面優美流暢,內容充實。」
穿越到百年前文協現場,體會台灣女權一路走來的艱辛與挑戰,對今日現況有新反思。
「播客身穿當代學生制服,神情自然,表情豐富,在繪葉書與新聞事件簡報鋪陳的1920年代歷史氛圍中,有條理陳述文協啟蒙之後,第一波婦女追自求解放的風風雨雨的歷程及後續影響。」
「作者打扮為日治時期高等女學校學生來講述「彰化戀愛事件」,進而說明1920年代女性地位的轉變。敘述流暢,畫面豐富,但內容與史實略有不合之處,例如彰化婦女共勵會是臺灣第一個婦運團體而非婦女團體,且其他婦運團體也不是在它消失之後才陸續出現等等,讀者須留意影片中歷史敘述的小錯誤。」
「1920年代,女權是臺灣文化協會所推廣的進步思想之一,作者以彰化婦女共勵會事件為題,發表個人感想,影片製作具專業水準。」
「以播客網紅形式進行,掌握年輕人的訊息傳遞特色,透過輕鬆播報穿越時空方式,讓人有個印象深刻的文協之旅。」
「切合主題、內容充實。」
為了慶祝台灣文化協會成立百年,而拍的一部宣傳影片,在學校歷史課上到文化協會的部分時心中就有股莫名的感傷與亢奮感。而看到有活動可以參加時便下定決心做做看。
「學生完全自編自導自演,以最簡單最陽春的道具,最自然不造作的演技,表現文協活動的層面,團隊的精神值得大大鼓勵。」
「本作品由一群靜修高中的學生合力演出,參與度高,該校本與文協之成立相關,由靜修學生演繹這段歷史別具意義。此外,學生能利用手邊既有的資源來展現他們對於文協的理解,是學校正規的歷史教育之外,一次有趣的應用之作。」
「運鏡、剪接與字幕均具水準,學生們以動態演出配合歷史照片,呈現出素人製作的獨特趣味,片尾也能提出適當的心得,全片結構相當完整。」
「年輕人的聲音,這一組以團隊的方式進行,雖然不是很成熟,但有創意,看的出來合作努力的用心。」
「高中生集體創作、道具有趣、製作用心,同學們表現自然,值得嘉許。」
台灣面臨了空前絕後的大危機,這時有個人點出台灣的弊端,並且鼓吹台灣人參與社會運動。
今年是臺灣文協成立百年與胡適冥誕130週年的特別日子,當年文協到各地舉辦文藝活動與胡適之先生提倡的白話文運動相呼應,讓人民智識文化普遍提升。響應當年開創、自由、民主的精神,我們選在10月17日文協成立的時間在臺東鐵花村邀請民眾參與走讀活動。
用台語朗讀的方式,呈現臨床講義中的醫人與病人對話。
使用100年前台灣人也使用的語言, 訴說作者對於台灣文化協會之於現在的影響, 台灣人 加油!
百年前的文化運動,開啟了我對台灣歷史不同的認識,也透過研讀這段歷史,找到百年前與百年後相似之處。
增進自己的見識與專業,才能有效說服他人投入行動,一起促成改變!
無意間和家人在臺灣歷史博物館看了文協百年的展覽,百年前所謂文化智識的啟蒙、關於未來的想像,即使映照到當代,仍能有所聯想與聯繫。
本來聽女兒說看到這個徵件很有趣, 要去街上找路人訪問, 來完成作品... 很支持他的想法! 但其實自己也搞不懂這個文化協會是在做些什麼呢... 晚餐時間聽女兒分享完就比較暸解啦! 說不如我也直接拍個影片參賽吧! 謝謝貼心女兒幫我後製...!
台灣文化協會的貢獻,重要且深遠,包括試圖用文化建立台灣的主體性,將「台灣人」,帶到「世界人」等,而文協給我個人的小小啟示,則是那股「百年追求,無畏前行」的志氣。
以當時成立台灣文化協會的照片和現在靜修女中的照片對比為底,以文字敘述當時的情形。
今年是文協百年,其實一開始對文協沒什麼認識和感受,但透過文協百年音樂會,才開始關注和暸解,我覺得台灣文化協會的運動者,不只是想要啟蒙台灣人的文化智識,更核心的是,關心同在同一片土地的人。
西元 1925 年,二林蔗農組合和林本源製糖會社爆發武力衝突,九十三名蔗農被捕,史稱「二林事件」。我們想藉由此農民與資本家的衝突對話,展現日本統治時的不公。
一百年來,您們的血汗貢獻都成為臺灣文化發展的養分。謝謝文協,讓臺灣人更有意識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日治時代,知識份子爭取民主權利,但卻會被日本政府阻礙,還會被無緣無故的被抓去關,受到難以想像的對待。
大安醫院,現正座落於延平北路31號的義美食品,過去曾是由蔣渭水經營的大安醫院,也是台灣文化協會會址,隔壁則是當時唯一的言論自由機關,《台灣民報》總批發處,圖中人力車上即是即將刊載的報紙。
難以抵達的渭水之丘、現代人騎著摩托車、以傳統印刷術流傳下來的臨床講義、海浪拍打、走遠的人。
文協百年之後,重新認識、思考、理解文協的願景與理念,才發現,雖然時空不同,但對台灣群眾、社會、文化的關懷與追尋卻始終如一。 「樂為世界人 台灣名譽馨」企盼我也成為創造與開拓者,共築台灣人的台灣。
手寫文協前輩,留下的字字箴言。
正逢台灣文協創建百年,提到台灣文協,我最深刻的記憶便是高中厚重的歷史課本,以及創辦人之一的蔣渭水,想起蔣渭水的生平心中略有所感,故與大家簡單分享。
百年前的台灣文化協會,集結各行各業台灣人共打拚,不遺餘力地推廣文化、傳播知識。事隔百年後的今日,我想,無論從事什麼職業、擁有怎樣的身分,都應當關懷腳下的這片土地,共創台灣的下一個精彩百年!
deep fake 技術應用太有趣了!
「了解理念在人類歷史上、在我們這個社會中,曾經如何地促成社會的進步,讓我們對自己、對未來不致失去信心。記得這些,不是要使我們難過、流淚,而是讓我們對來日仍懷抱信心和勇氣。」
100年前的蔣渭水帶領著民眾喊出「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喚醒國人對抗不平等的殖民文化!時至今日,在臺灣的土地上,政黨名嘴互相攻擊撕裂族群情感,都是為了謀求己利!但孩童純真的心裡,切切實實認同自己就是臺灣人!生在這裡、長在這裡 - -「臺灣人就是咱的名」!
一百年前的當代,一場文化思潮襲來,臺灣各地有志之士紛紛響應,集結於臺灣文化協會,他們不甘只是知識分子間的對話,或單向的傳送知識,他們眼裡散發熱忱、擁抱群眾、普及啟蒙思想,他們演話劇、發刊物、辦講座、放電影,只為追求大眾的了解與進步。 正逢文協百年之際,以「我的文協百年」為題,辦理影像徵件,無論是「對文協的疑問」、「對文協的理解」或者「我與文協的連結」、「文協對我的影響」等,都可以透過這個平台發聲,邀請你展開一場穿越時間的對話,分享你的文協,回應百年前的文協運動。
以「我的文協百年」為題,廣邀社會大眾拍攝,分享對於文協的感想。
無年齡限制,報名以1人1件,或團隊共同創作1件報名為原則,請勿跨隊重複報名。
2021 年 9 月 1 日起至 2021 年 11 月 14 日止
影片長度:30 秒~5分鐘。影片規格為 MPEG4、MOV、AVI、 MPEGPS、WMV、FLV 等,可支援上傳至 YouTube 的檔案格式,解析度應為 1280×720 pixels 以上。
1. 將參賽作品上傳 YouTube 平台且設為公開瀏覽,影片命名「我的文協百年影片徵件_作品名稱」,影片說明中加入 Hashtag #我的文協百年影片徵件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2. 一律網路報名,於2021年9月1日起至2021年11月14日期間止。
*線上報名表單需填寫:作品名稱及 100 字以內的創作理念、作品連結,填妥姓名、聯絡信箱、聯絡電話,並勾選同意隱私權規定及參賽同意書。
3. 作品完成報名後,需經過承辦單位審查,審查成功會於三天內信件通知,敬請耐心等候。若不符合規定者,將直接取消資格,不另行通知。
4. 投稿作品一律不可抽換或退件。
1. 第一階段/資格審查:由承辦單位依「電影片分級處理辦法」及 「主題契合性」,對參賽作品進行資格審核,並淘汰限制級、輔導級,或具誹謗、人身攻擊之參賽作品。
2. 第二階段/ 作品審查:由承辦單位聘請專家學者組成評審小組,依據通過資格審查之參賽作品進行評選,選出得獎作品。
3. 評分標準:
故事主題 30%:作品是否夠符合活動主題,並可引發強烈共鳴與好感度。
作品創意 30%:作品和他組相比的創新程度之綜合評比。
攝影技巧 20%:作品整體拍攝以及呈現手法。
剪輯特效 20%:作品整體剪輯編排及流暢度。
4. 錄取名額:若評審認為作品未達水準,得決議將獎項從缺或增減錄取名額。
2021 年 12 月,於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粉絲專頁公告
現存臺灣民報復刻(1套8冊)
故宮x臺灣老店聯名商品 李亭香-花漾綠豆糕
特展《趣吧!與百年前的趣味相遇》展場復古家具組(得獎人可選擇 領取或放棄。)
新文化館誠意十足禮:掛號1套(4本)、臺虎文協百年紀念啤酒6瓶
備註:如得獎者未滿18歲者不得飲酒,臺虎文協百年紀念啤酒6瓶將更換為臺灣新文化運動館紀念商品組。
1.投稿作品須全為參賽者本人之獨自創作。在投稿之同時,即代表參賽者同意且未違反與第三者之協議、保證投稿作品為其所原創,未侵害任何第三人或團體之著作權、商標權等智慧財產權或隱私權、肖像權等人格權,且未有第三者對該投稿作品具備任何權利、所有權、主張擁有或相關利益,亦未有違反其他法令情事。違反本活動規定或其他法令者,除得獎者應自負法律責任外,主辦單位得取消其參賽或得獎資格,並移除上傳影片,並追回其已領取之獎勵。
2.投稿作品限未曾公開發表(如:上傳 FB 臉書、YouTube、參展)或參加其他比賽之作,違者經查證屬實,或得獎作品事後發現有抄襲情事或違反著作權之行為者,取消得獎資格,獎位不遞補,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負。如已領獎,獎項追回。
3.如有任何因電腦、網路等個人技術性或不可歸責於主辦單位之事由,而使參賽者所寄出或登錄之資料有延遲、遺失、錯誤、無法辨識或毀損之情況,主辦單位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參賽者亦不得因此異議。
4.本人提供之得獎作品著作權歸仍屬本人所有,但本人同意無償授權主辦單位利用,作為教育、文化、推廣目的之非營利利用。授權範圍為不限次數、使用期限一年(投稿作品日起算)、臺灣地區重製、散佈、公開發表、公開播送、公開傳輸、改作、編輯。
5.得獎之獎金均依所得稅法規定扣繳所得稅。
6.本活動說明如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後另行公布。
7.對本簡章內容、獎勵獎項及活動,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隨時保有一切解釋、補充說明、修改、暫停或取消一部或全部之權利。
※ 若有相關疑問,請來信至徵件活動小組(boctw@bankofculture.com)